【交響樂/實驗音樂/作曲】古典音樂常讓人有一種高雅嚴肅印象,但原來其表演也可以令人咋舌!在二十世紀,不少前衛作曲家擺脫傳統作曲限制,開始創作實驗性樂曲。這些作品除了在旋律上作出創新,表演方式同樣創意無窮。這次我們整理三個實驗性作品,或許能刷新你對古典音樂想象。
John Cage 《4’33》
在這個類別中,最有名樂曲或許便是John Cage《4’33》,也是這位作曲家最有名作品之一。作品創作於1952年,全曲分成三個樂章,但除了休止符外沒有使用任何音符。也就是說,在樂曲表演期間,演奏者從頭到尾都不會演奏出任何一個音符,但現場開合琴蓋、觀眾咳嗽等隨機聲音卻可以組成樂曲一部分。
樂曲沒有任何時間限制,當時取名「4’33」,是因為樂曲第一次表演時長正好4分33秒,但往後表演時長就交由表演者自行定奪。雖說表演「全靜音」,但樂曲背後理念卻不是為了凸顯沒有音符時的寂靜,而是透過作品表達世界任何聲音都可以成為音樂。此作品後來亦成為「機率音樂」(aleatory music)根基,讓演奏者隨自己當時感覺即興決定演奏效果,來挑戰我們往常的音樂概念。
Mauricio Kagel《Concert for Timpani and Orchestra》
第二個介紹作品則是德國阿根廷裔作曲家Mauricio Kagel作品《Concert for Timpani and Orchestra》,Kagel被譽為「器樂喜劇」代表人物,提倡將演奏者面部表演、姿勢和動作都包含在作品當中,這次介紹作品便是屬於這個類別。
作品於1992年創作,作品名稱中「Timpani 」是定音鼓的意思,表演主角便正是定音鼓鼓手。樂譜仔細列明鼓手需要用上各種奇怪器具來演奏定音鼓,譬如是用牛角來敲打,甚至要求他們用上雙手拍打。在樂曲最後,Kagel要求鼓手用盡全力演奏,最後一頭栽進定音鼓中。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問——那麼要表演這個作品,豈不是很「費」鼓手?那倒是不用擔心,因為Kagel在樂譜寫明,在表演最後一個樂章時,必須準備一個以紙面覆蓋的定音鼓供撞擊之用,所以樂手並不用把頭撞向牛皮鼓面。
Mauricio Kagel 《Finale》
最後一介紹作品則同樣來自Kagel之手,這次他要求則是——讓指揮在表演途中於台上「躺平」!作品創作於1981年,作品前半部分都是看似正常的古典音樂,但最後五分鐘卻要求指揮在台上「假死」,並由小提琴手替上指揮位置。
他在樂譜中如此指示:「指揮突然變僵硬,像是他突然癲癇發作。他右臂需要往上伸出,讓肩膀上升,而左手則鬆綁領帶,並輕輕按摩心口。隨後指揮抓住譜架,往自己身後墜下,譜架應同時跌落。」